日前,據俄羅斯《消息報》報道,在外貝加爾斯克邊檢站,等待通過口岸的貨車隊伍大概長達7至10公里,卡車司機每天只能向前行駛約90-100米,等待時間甚至長達數周。因為擁堵嚴重,司機之間不時發生沖突。
15日,俄聯邦海關署遠東局局長拉德金表示,今年春季,俄中邊境口岸恢復活力,俄方注意到經該口岸的兩國貿易額大幅增長。據他介紹,近日,每日通過該口岸的車輛約340輛至350輛,15日早晨口岸排隊車輛約有700輛。
“我們將與中國同行一起努力解決這些問題,以減少擁堵。今日起,口岸將開始24小時工作制。我們希望增加通行能力,以使車輛排隊時間不超過兩天?!崩陆鹫f。
隨著中國優化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中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兩國邊境貨運量持續增加。“今日俄羅斯”報道稱,俄聯邦海關署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年初以來,俄中通過遠東公路口岸的貨運量同比增長近50%,超過7.5萬輛次。
在兩國貨運量激增的情況下,俄遠東地區邊境口岸的通行能力受到考驗,外貝加爾斯克公路口岸便是典型案例。外貝加爾斯克—滿洲里國際公路口岸今年1月恢復通關。該口岸是俄中邊境最大的公路口岸。
俄駐哈爾濱總領事館今年4月底發布的消息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外貝加爾斯克—滿洲里鐵路和公路口岸的貨運量達500萬噸,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超過60%。
1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俄羅斯經濟研究室主任徐坡嶺稱,疫情結束后中俄邊境口岸重型卡車排隊現象嚴重,應該與俄方通關基礎設施不足、通關效率較低和雙方工作時間有差異等原因相關。
徐坡嶺表示,中俄貿易增速快,但相比之下雙方遠東基礎設施對接并不平衡,俄方建設滯后嚴重。最近4個月俄政府批準了很多大項目投資,涉及遠東基礎設施的占了大部分。
近日,俄羅斯國家鐵路運輸公司(俄鐵)國外項目和國際合作部負責人安東科茲洛夫表示,俄鐵希望在未來恢復與中國的客運鐵路運輸。
與此同時,在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貨運領域一切進展順利,在2023年第一季度,通過中俄邊境口岸的貨物運輸量增加了約70%。
16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科茲洛夫在主題為《俄羅斯和中亞:連接不斷變化的世界》的“瓦爾代”俱樂部第三屆中亞會議上指出,目前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客運尚未恢復。
科茲洛夫在回答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客運鐵路交通何時可以恢復的問題時稱:
“我沒有關于客運量何時可以恢復的信息。但是,我認為,已經有這么多年的運輸,而且與那些由于新冠疫情而取消車次的國家的客運已經恢復,在我們這里遲早也會是這樣。但我無法說出確切的時間。”
同時,他指出,在貨物運輸方面,“我們的一切都很好”。
此前,俄羅斯遠東鐵路局(俄鐵集團子公司)表示,2023年第一季度,通過下列寧斯科耶-同江新鐵路口岸的出口貨運量達52.9萬噸。其中,煤炭35.6萬噸,礦石17.3萬噸。